日期:2025-08-06 10:20:50
作者:晏文龙
最近,深圳华强北附近学生代送外卖的现象引发关注。媒体记者在深圳市走访发现,代送服务多在就餐高峰期,外卖员忙不过来时,会将客人点的快餐或饮品交由代送人代送,这既省去了他们等电梯、找客人的时间,又给了负责代送的学生锻炼机会。这些代送的孩子多为小学生,最小的8岁,多数就读于小学4~6年级,稍大一点的读初中。他们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,每单收费1.5至2元。
目前,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已叫停该行为,并表示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和商户提供免费的全托班、兴趣班等服务,街道及社区图书馆还将同步延长开放时间,为孩子们提供安静、舒适的学习环境。
小孩代跑腿事件发酵后,乐观者有之,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挺好的社会实践;谨慎者亦有之,认为“小孩哥”“小孩姐”代跑腿存在一些法律风险。
其实,我们倒不必对小孩代跑腿如此谨慎,过分强调代跑腿存在的雇佣童工风险、侵权责任风险、食品抛洒风险。从法律上看,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但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根据记者的现场走访,代送的孩子多住在附近或其父母在华强北一带做生意。孩子对这一带较为熟悉,且他们通常只在街边的内部路揽客。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,孩子们才是这个地头的“主人”,他们在以代跑腿这种方式,探索自己周边的生活空间。代跑腿对孩子也是一种很好的结识朋友的机会,是一种历练与回忆,让他们在开学后有资本跟同学“吹牛”:我,暑假,一个人,送了多少多少餐,赚了多少多少钱,看我多厉害。
如果对小孩代跑腿这事细想,最关键的环节其实在家长。如果家长没想通,这事不可能成。家长想通的背后,是家长愿意让孩子在代跑腿中与所谓的“风险”来一个“轻接触”,并承担预设范围内的相应后果,从而让孩子初步社会化。
不能忽视的是,孩子们代跑腿并不全如“暑期实践”所描绘的那样轻松,部分还出于现实的选择。比如,代跑腿的小孩中有家长在深圳做生意、自己在老家上学的儿童,家长见孩子无所事事,才让孩子去代跑腿。所以,这样的“暑期实践”里,还有“深漂”候鸟的故事。从这个角度上,代跑腿也是这些孩子认识大城市生产秩序的第一步。用当下流行的话说,这个就是一些孩子们的“研学”。
在法律上,代跑腿的实际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,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无非是孩子摔了磕了,以及外卖洒了。遇到轻微的事故,该拍拍屁股站起来的就站起来,该赔一单外卖的就赔一单。既然家长已同意孩子代跑腿,面对这些小状况,大概率不会过度追究。虽然代跑腿活动发生重大意外的概率小,但作为基层管理单位,街道办出于规避重大风险的职责考虑,选择了最稳妥的处置方式,约谈相关外卖平台,呼吁各商户不让孩子参与“代送外卖”,并配套提供了托管班、图书馆延时开放等替代服务。
值得思考的是,在代跑腿之后,孩子们对于静坐图书馆会有多大的热情?其实,当华强北的“小孩哥”引发舆论关注的时候,街道办不如顺势而为,组织些热心群众、退休大爷大妈一起加入其中,带领孩子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活动。这一事件引发的反复讨论恰恰说明,孩子们太需要一种既具有社会意义、又能够保障安全,还能充分激发兴趣的实践活动了。
和兴网-按天十倍配资-网上股票杠杆平台-合法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